呂梁經開區:勇擔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挖掘機長臂揮舞,工程車來回穿梭,新材料園區首期8.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業已落成;正在開工的企業車間內,生產繁忙,熱火朝天。夏季時節的呂梁經濟技術開發區,到處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
推進經濟開發區建設,是推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呂梁經開區自成立以來,堅決樹立轉型發展主戰場、主引擎意識,堅定扛起率先蹚出新路的時代使命,扎實推進新型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呂梁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
新材料園區展風姿
在經開區記者看到,已經建設完成并移交企業入駐的新型材料園區,項目規劃占地857畝,總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通過“一心、兩軸、五片區”的規劃布局結構,將各功能區合理地組織在一起,共同營造標準化生產空間。
“一心”指園區中部綜合服務中心?!皟奢S”指貫穿園區的交通軸線,是整個園區的交通、景觀、視覺中心,同時也是園區建設發展軸線?!拔鍏^”指通過園區道路、景觀軸線將整個地塊劃分為北部生產片區、南部生產片區、行政辦公區、生活片區、公共停車片區。其中標準化廠房29萬平方米,辦公行政用房、職工宿舍等配套設施3.4萬平方米,總投資13.7億元。
作為呂梁經開區首個工業項目集聚區,新材料園區建設一日千里;醫療器械、新型裝配式材料、節能環保、光伏發電等10余家行業領軍企業陸續入園,錦美碳基新材料、頂碩藥業等一批新的項目紛至沓來;《如夢磧口》實景劇火熱上演,《飛越黃河》高科技體驗等旅游項目抓緊籌建……
據介紹,新型材料園區的建設,是構筑承接外引內聯企業的平臺,是促進企業向園區集中形成“聚集效應”、提高工業經濟總量、加快工業化進程、實現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該項目的建成將成為呂梁經開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也為招商項目的落地提供了基礎和平臺。新型材料園區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到200多億元,利稅約20億元。
項目建設穩扎穩打
項目是加快發展的主抓手,是改善民生的支撐點;重大項目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助推器。呂梁經開區致力高質量發展,積極培育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集聚發展、科學發展。
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數據、大旅游、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兩大三新”新興產業布局,呂梁經開區優化產業布局,統籌協調推進綜合類、工業類、文旅類開發區產業布局優化和錯位發展,推動產業要素向開發區集聚集中,全力打造呂梁經開區數字產業等6大現代化產業集群,重點打造現代煤化工、鋁鐵、白酒釀造3個千億級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為積極探索全員招商模式,呂梁經開區實行招商引資“一崗雙責”制度,出臺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創新創收獎勵辦法》等,激勵全員參與招商引資上項目。在實施項目中,按照工作目標化、目標工程化、工程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的思路,采取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部門、一套機制、一包到底的辦法,加快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項目、上大項目、上好項目成為工作主旋律。
創新驅動營造良好環境
呂梁經開區通過構建科技創新生態、探索市校合作模式、健全人才服務體系等舉措,努力將園區打造成科技創新高地和經濟增長極。
著力創新驅動,開展雙創工作。開發區積極構建“眾創空間一孵化器一加速器一產業園區”的創業創新孵化體系,打造國家級、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鼓勵開發區內工業企業與C9高校、中科院和國家級實驗室、工程中心深度對接,以產業化為導向合作共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一體化研發機構,為開發區傳統產業轉型和新興產業的培育提供技術支撐。
借助市政府與太原理工大學市校戰略合作有利契機,呂梁經開區與太原理工大學共同成立了集科研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服務、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為一體的太原理工大學呂梁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圍繞新材料產業發展,呂梁經開區與天津錦美公司合作在呂梁學院成立山西碳基新材料實驗中心。為加快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提供科研技術支撐,按照“1+N”的模式,呂梁經開區以產業技術研究院為主導,先后成立了中磁尚善金屬軟磁材料、智慧國土空間信息技術、碳材料、清潔能源、鈣基新材料等多個產學研基地。目前,市校合作第一批簽約的9個項目已然啟動,涉及資金近億元。
優化開發區投資環境,打造最優投資“洼地”。深化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推行“一網通辦”審批制度改革,實現開發區90%以上審批事項線上辦理,線下審批事項實行全程領辦,做到企業辦事不出區。
強化生產要素配置,圍繞用電、用地、用氣等要素保障,制訂實施優惠措施,持續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加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度,基礎設施基本實現“九通一平”,實現企業“拎包入住”。